抖音账号运营 http://www.jdlfuzhuang.com 来源:黎兜兜 刚刚,#王冰冰要回来了#的词条登上了微博热搜。 不少网友开心的表示: “终于就可以再次听到熟悉的自我介绍了!” 作为央视年轻女主持,王冰冰的凭借强劲的实力和亲和的外表备受观众喜爱。 而这样一位优秀的女记者,在四个月前,却因为一段恋情被全网“荡妇羞辱”,“被小三”。 各个社交账号停更后,她的工作也随之停摆。 在许多人猜测她是否被“封杀”之时,也让许多人恍然发觉: 原来毁掉一位女性,如此容易。 而在王冰冰之后,又有一个女孩被拉进了被“声讨”的处境。 01 最近,一场世界级的围棋大赛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。 韩国女棋手崔精,以精湛的棋艺使对面的男棋手深陷囹圄。 赛场上输赢本是常态。但后来的一幕开始让人摸不着头脑了—— 面对颓败局面,男棋手突然情绪失控,哭着自抽耳光。 最终,崔精赢了。她成为了围棋世界大赛有史以来,首次杀进决赛局的女棋手。 在世界围棋领域,顶尖女棋手一直是稀罕的存在,这本该是永载围棋史册的荣耀。 但当微博词条冲上热搜之时,网友的评论却匪夷所思—— “卞相壹作为男棋手的压力女性根本想象不到,因为女棋手不需要服兵役。” “崔精偷走了卞相壹的人生!” 还挺新鲜的。 第一次听说,输掉比赛还可以归咎于对手压力比较小?靠本事赢了比赛就是毁掉了别人的人生? 其实,这已经不是这位顶尖女棋手第一次遇到质疑—— 2016年的一次世界级比赛中,崔精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,逆风翻牌战胜了对手,却被一位男棋手公开质疑:崔精的胜利是“使用了美人计”。 该男棋手使用的配图是崔精一张身着朴素衬衫的照片,暗示她没有穿内衣。 但事实上,这只是衣服上的褶皱。 在完全凭脑力的围棋比赛中,女棋手即便赢过男性,那一定是因为外貌或侥幸。 这是那位男棋手的认知,也是很多“他们”的认知。 他们总认为男性不仅体格更强壮,智力也更加超群。 而女性,却只能在各领域的“竞技场”上充当边缘性角色。 一位优秀的女性被拽下去到底有多容易? 事实是,真的太容易了。 02 无独有偶。 还记得之前的“天才围棋美少女”黑嘉嘉吗? 在2019年日本扇兴杯世界女子围棋最强战决赛中,黑嘉嘉低头专注下棋的比赛照片,惊艳了整个围棋圈。 “太美了!” “这简直是围棋界的女神吧~” 不少网友夸赞她的颜值堪称界内的“佐佐木希”。 当四面八方的夸赞向黑嘉嘉涌来,“天才围棋美少女”这一标签便深深烙印在了黑嘉嘉身上。 是嘉奖,也是禁锢。 因此,即便她身为一名棋手,接连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,实力与荣耀却鲜少被人提及。 大众更多的是将她视为“明星”,不断夸赞她的美貌。 基于刻板印象的盖棺定论,大众对于女性的最终落脚点,只是“外貌”。 更有甚者,还有些人会利用女性的外貌形象,刻意抹杀优秀女性的成就—— 此前,一位叫朱朱的女孩因为“学历造假”被骂上了热搜。 朱朱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一篇文字来纪念自己的学业生涯。 文中提及自己毕业于牛津大学,也提到了已经以优秀的成绩拿到了高额的奖学金,并即将成为一名数学女博士的经历。 评论区随即出现了一众质疑声—— 首当其冲的,便是外貌。 因为朱朱长相青春靓丽,于是被猜测是蹭流量卖人设的网红; 因为她分享过自己穿丝绸睡衣的照片,于是被批判:一看就不是正经女孩。 甚至有网友为了更好地坐实朱朱“假学霸”的身份,出了一道大学本科的数学题拷问朱朱。 这件事很快就迎来了“反转”。 朱朱不仅主动回应此前出题考验他的网友,并针对问题晒出了详细的解题思路。 打脸一众网友的还不止这道数学题。 朱朱还晒出了曾隐去性别的匿名投稿。 在投稿中,她简述了自己的学历背景,并向网友询问发展方向的建议。 在不知性别的情况下,评论中满是对精彩履历的赞叹,甚至有很多网友还直呼“老公”。 没有看到她的脸时,大家都默认这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男生。 看到她的脸时,“年轻有为”就变成了一件需要追根刨底自证清白的事。 何其可笑,又何其荒唐。 在他们眼中,似乎当这些光环出现在一个女孩身上时,就理应被质疑。 “她厉害是厉害,但还不是靠了一些别的东西。” 这样的言论,不止是针对崔精、黑嘉嘉或是朱朱,事实是: 每当优秀的女性进入公众视野,你总能听到这样滑稽的评价。 “偏见”像是电线杆上小广告般,没有任何价值又惹人生厌,但它偏偏无处不在。 但“常态”并不代表“正确”。 03 波伏娃曾在《TheSecondSex》中讲到: 其实我们的性别是被教出来的。 因为女性的身份与特质,在成长环境中往往被赋予了很多标签。 女性一直被认作是温柔、柔弱的代名词,或者是习惯于依附别人的存在。 但在女性长期被偏见裹挟的世界中,总有一些优秀的女性打破常规。 比如,格斗界“女武神”——张伟丽。 11月13日,张伟丽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夺冠,这则消息几乎引燃了全国人的心。 在用实力打破刻板印象的同时,也使“强壮”成为了可以成为对女性赞美的词汇。 但在此之前,张佳丽的“反常规”职业生涯走得也并不顺遂。 从小,张佳丽就因跳脱的性格被定义为:“不像是个女生”。 而在选择了格斗运动后,基于女性的身份,即便再怎么努力,她依旧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嘘声。 在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成绩后,又会被人调侃:“你这么强壮,会不会打老公啊?” 在刻板影响所导致的恶性循环中,女性似乎永远要多翻越一道性别的大山。 但种种质疑,也不影响张伟丽向更高处行走的决心。 直到这次,她真的向所有人证明:女人如水但也可以刚猛如铁。 除了张佳丽,在各行各业中其实也不断有女性站出来,向外界表达着她们的意见和主张。 承载这股能量的她们,不仅在奋力燃烧自己,也在试图照亮他人。 致力于“将每一位女孩送出大山”的张桂梅老师,便是如此。 39岁那年,张桂梅独身一人来到偏僻又贫穷的华坪县,成为了当地民族中学的一位女教师。 因为见过太多女孩吃不饱穿不暖,被迫中途辍学。于是她开始四处筹钱办“免费女高”。 在这蹉跎的四处奔走中,她无数次被质疑、被嘲笑“痴人说梦”。 毕竟在他们眼中,女孩并没有读书的必要,终归是要嫁人的。 何况他们根本不相信:张桂梅一介女流,能将这个难于登天的想法变成现实。 事实上,张桂梅做到了。华坪女高的诞生,真的把无数女孩送出了大山。 也用行动告诉世界,女性的臂膀是柔软的也可以是坚韧的。 无论是“日本第一女棋手”崔精、“女武神”张佳丽、还是“1800位大山女孩的妈妈”张桂梅,都在用自己的力量,一点点改变着这个世界。 即便我们都深知: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。 但当这些优秀的女性代表出现在公众视野中,展现着女性可以到达的高度时,就会有更多的女性受到鼓舞,并付诸于行动。 对于女性,这是一种能量的传递。 只要在平静湖面上有人掀起了波澜,就会有被影响到的其他人将其在各自的领域传播下去。 这是一片鲜少有人开垦的新地界,却也有着无限的可能与光亮出现在远方等待相遇。 道阻且长,零碎星火固然微不足道。 但当“我”成为了“我们”,就足以燎原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分享
邀请